• 设为首页
  • 加入收藏

科研学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研学术 > 学术动态 > 正文

学术动态

【西部决策网】李永胜:构建新发展格局要遵循工程思维

来源:   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2-04-24       点击量:

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、深层次变革,是立足当前、着眼长远、塑造新竞争优势的战略谋划。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,必须按照工程思维谋划和建设。工程思维是一种“造物思维”,具有系统性、集成性、价值性、创新性、安全性等特征,是工程实践的灵魂,对工程活动具有支配、指导与引领作用。

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有系统性。当今时代,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工程日益变得系统化,成为系统工程。适应工程发展趋势,工程建构必须注重系统性,即从总体出发,以整体思维着力于多元异质要素的优化整合,以实现结构化、功能化、效率化建构,促使系统各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相互适应、相互支持、相互补充,形成具有新质的“工程系统”。“十四五”《建议》提出,坚持系统观念。加强前瞻性思考、全局性谋划、战略性布局、整体性推进,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,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,坚持全国一盘棋,实现发展质量、规模、速度、效益、安全相统一。这就意味着要以系统观念作为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。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,“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、环境、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,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”,是一项系统工程。

作为一项系统工程,它既涉及国内,也涉及国际,既包括供给侧,也包括需求侧,既包括内循环,又包括外循环,必须做好整体谋划和系统安排,以畅通国内大循环带动国际大循环,使国内市场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,构建供给和需求、经济和金融、国内和国际良性循环的整体系统;既要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,也要把握好工作着力点,把握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;既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,以扩大内需作为发展战略基点,以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着力点,又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打通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诸环节的堵点,以高质量发展创造新需求;既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加快科技自立自强,又要加强开放合作,融入全球创新网络,并以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,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江经济带发展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、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;既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,注重提升产业链、供应链现代化水平,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,又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,提高社会建设水平,实现人的全面发展。此外,还要统筹协调发展和安全、改革与开放、富国和强军等重大关系,推动改革与创新、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、互为支撑,实现全面、系统、协同、联动的整体发展。

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有集成性。工程活动是一个多元异质要素的复杂集成过程,体现为以科学为基础对各种技术要素、社会要素、管理要素、伦理要素和环境要素的综合集成,达到整体功能的涌现,它需要跨学科、大尺度、多维度、全视野的集成性思维,需要匹配各种资源,协调各类需求,调动各种力量,平衡多种价值,运用多维规律,充分考虑情景条件,实施复杂的多种权衡与动态协调。集成的成功与否是决定工程成败的重要因素。构建新发展格局,对于经济社会的运筹、综合、平衡、协调、集成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,满足这一要求,就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,提高党的领导这一调节机制的统筹协调能力,增强推进新发展格局各项政策措施的综合集成性。《建议》强调,要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,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,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。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处于统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,对于发挥综合集成性起关键作用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才能有效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,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,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高效集成各种资源,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合力。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全过程和各领域,用高质量党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,提高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综合集成能力与水平,实现系统功能涌现。

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体现价值性。工程思维是价值定向的建构思维,目的是满足社会生活需要,建构新的人工系统,创造更大的价值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工程造福人类,科技创造未来。”构建新发展格局,是适应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,全面塑造新发展优势的战略之举。它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,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。《建议》强调,“十四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“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”,“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,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。这就意味着,规划、设计、组织、实施并建构新发展格局,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,坚持发展为了人民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,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,提高供给质量,增强供给的效能。打造完整的内需体系,推动更深层次改革,实行更高水平开放,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。突出人民利益导向的改革,提高改革的战略性、前瞻性、针对性,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、基层所盼、民心所向,激发发展活力,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,不断增强人民幸福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,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,必须是高质量发展。”这是因为,高质量发展,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,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。构建新发展格局,必须建设高质量供给与升级的需求相互配合的循环,必须贯彻共享发展理念,畅通国内大循环,形成以高质量发展为支撑的,促进社会公平、增进人民福祉的双循环。

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体现创新性。工程活动是一种典型的造物活动,是把人的理想、愿景、设想转化为人工系统的创造性实践过程。工程思维是典型的创造现实、塑造世界、改变生活的思维活动,体现鲜明的创新性。构建新发展格局,是在新发展阶段,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“时”与“势”,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的战略抉择,是全新的发展思路,必须体现创新性,以创新思维去实施。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,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,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“顶梁柱”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,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,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,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。”这就深刻阐明了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原动力在于创新活动。

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强大驱动力,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变量,在创新发展中,科学技术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,以科技创新贯穿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等经济活动全链条,才能以高质量发展形成国内大循环。“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,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”,一定要抓住创新这个第一动力,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作用,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支撑引领作用,完善国家创新体系,统筹推进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。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“双轮驱动”,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,激发人才创新活力,用创新拓展发展新空间,赋能高质量发展,塑造新的发展优势。

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体现安全性。安全是工程的内在属性。工程质量安全问题是工程活动的最大问题。它关系到工程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,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安全问题是工程活动必须考量的重要参数。建设安全的工程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。安全与发展是一体之两翼,安全是发展的保障与条件,发展是安全的基础与目的。构建新发展格局,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,全球产业链、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受阻,我国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背景下,为应对新的风险挑战,维系经济安全提出的战略之举。必须增强“底线思维”和安全意识,统筹发展和安全,把安全与发展贯穿到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,更加注重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,筑牢国家安全屏障,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,实现更高质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加公平、更可持续、更为安全的发展。构建新发展格局,既要扩大内需,提高经济供给质量,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,又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。完善集中统一、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,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、战略体系、政策体系、人才体系和运行机制,完善重要领域国家安全立法、制度、政策。确保国家经济安全,保障人民生命安全,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。确保国家发展与安全协调统一、良性互动,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无阻提供良好体制机制条件和制度环境,提高发展的安全性。(文/李永胜 张玉容 王子恒)

作者简介:

(李永胜,教授,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,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博士生导师;张玉容,教授,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博士生,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;王子恒,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)


*点击阅读原文


分享到:

关闭
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   邮编:710049
版权所有:维多利亚vic119中国线路 - 维多利亚vic119官网
站点建设与维护:网络信息中心   陕ICP备06008037号-5

  • 西交马院官方微信公众号

  • 西交马院研究生微信公众号